查看原文
其他

是非名利有无间——杜牧

张继彦 彦师语文课堂 2022-05-09

你有讨饭的经历吗?


你有北京二环内的房子吗?


你有当宰相的爷爷吗?


以上三个问题,杜牧的回答都是有。


很奇怪吧?难不成杜牧曾假装乞丐,靠乞讨所得在北京买了房子?


这就是标题党的套路。


其实以上三个问题在杜牧人生中所占比重不足三分之一。


一、承蒙荫恩的二十年


有人考证按辈分杜牧得尊称杜甫一声爷爷,但这俩人没见过面。杜牧的亲爷爷没有杜甫有名,却比杜甫有功名。


杜牧的亲爷爷杜佑在杜牧出生的两年前写了一本《通典》,200卷200万字,是现在唐史研究者绕不过去的著作(杜甫被称为“诗史”,但是研究唐史绕过他也没什么)。在杜牧出生的803年,68岁的杜佑被授予中书门下平章士,简单来说就是宰相。杜氏家族这一支可谓权倾朝野,当时流行的一句谚语:城南韦杜,离天五尺。


杜牧优越的童年,营养好,课外班也多,好歌舞。这种生活过了十年。杜牧十岁的时爷爷杜佑去世,家道暂时没有中落。杜牧十四五岁时正六品的爸爸杜从郁去世(年龄不可考),杜牧的家庭真得开始了中落。


年幼的杜牧没有打理家事的能力,没多久只能凭借典当祖宅度日。爷爷虽贵为宰相但擅长文学撰写,积攒的家财有限,只有一处田宅仆人二十多个(我也想有这种贫困的家财)。这些典当出去,杜牧用典当的钱租房,十年换了八个地。别感叹房租涨价了,古代租房的价格也是一直涨。


最后家奴走光,杜牧带着弟弟考乞讨勉强度日三年。


插个题外话:我坚决拥护最近的提前生育、多生孩子的国策。并且我觉得提出的口号不够彻底,最好让现在的年轻人过了生育年龄就必须结婚,不结婚收入的50%给国家。而且不允许打胎,打胎的收入80%给国家。假如杜佑、杜从郁都是早点生孩子的话,杜牧有可能青年生活悲剧吗?


多生了孩子凭什么让国家给补助?这都是国家为你好。还不想让你孩子多成才基数大。不信你看看老杜家。


(以上的话我都是为了这篇能过审,毕竟我有很多篇被审核了。)


年幼的杜牧或许也幻想天上能掉个馅饼给自己。不成想,馅饼掉给了自己堂兄杜悰(cong,一声。释义:快乐),娶了公主,被授予四品官,走向人生巅峰。杜牧(“牧”现代释义:放养畜生。古代释义:管理,修养;州的长官。对比看该怎么解释杜牧名字呢?)只能望洋兴叹。


接下来,重点来了啊!杜牧经历过富贵安乐、也经历过颠沛流离。同时拥有了两个阶级的目光和属性,写作内容超脱了个人诉求。


来看《河湟》一诗: 


元载相公曾借箸,宪宗皇帝亦留神。旋见衣冠就东市,忽遗弓剑不西巡。 


牧羊驱马虽戎服,白发丹心尽汉臣。唯有凉州歌舞曲,流传天下乐闲人。 


这首诗可以说奠定了杜牧在高考考场可考的写作风格:借古讽今。可以借前朝皇帝事迹讽刺现今皇帝的懒政、乱政、生活作风等问题;借世道混乱讽刺军阀;借郁闷不得志的先贤,诉说自己的苦闷。


二、天拒之子的二十年



人走茶凉,没人举荐杜牧当官。20岁时杜牧开始为科举做准备读《尚书》、《国语》、前十三代史书。21岁写下“塞路尽何处?我愁当落晖。终须接鸳鹭,霄汉共高飞。”勉励自己(杜牧诗歌特点之一)。


23岁写下《阿房宫赋》,讽刺皇帝。当時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大肆修建宫廷,杜牧写文用以劝诫,皇帝当然没听他的。就连多数语文老师也没听他的,讲解《阿房宫赋》的时候居然说这是讽刺秦始皇的(我是为写这篇查资料才知道的)。


同年杜牧觉得隐讽皇帝后,还不痛快。给当时平了李师道谋反的刘悟写信,劝他乘胜追击,平了另外几个割据的节度使,还免费提供了作战计划(渴望借此成为其幕僚)。当然刘悟也没听他的,打了别的节度使不分战利品享受享受就去打别的节度使?谁傻啊!


写文章有名了,却没因此被赏识、举荐当官。不得已26岁时杜牧参加了科举考试,最终以第五名进士及第。史书上说,杜牧并非考上的进士,而是被几名考官因《阿房宫赋》破格录取的。看来多写文章还是有好处的!


东都放榜未花开,三十三人走马回。

秦地少年多酿酒,欲将春色入关来。


本来是要上演王者归来的剧情,结果是先闲了两年,然后开始了十多年的幕府生活。


政绩没有太多,烟花传闻不少。



再次介于我的公众号还有一些学生订阅,所以这些内容就不便细写了。这贴几篇与此相关的诗歌吧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遣怀》

落魄江南载酒行,楚腰肠断掌中轻。

十年一觉扬州梦,占得青楼薄幸名。

(这种诗,考场是不考的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江南春》
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
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
(单纯的风景诗考的概率也不大)


接下来是重点了,杜牧的政治咏怀诗、咏史怀古诗。 


过华清宫 

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

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月》

三十六宫秋夜深,昭阳歌断信沈沈。 

唯应独伴陈皇后,照见长门望幸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题乌江亭》

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

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

感慨皇帝昏庸,自己有才能而不被重用。因为不被重用无所事事所以去和歌女相会,因为跟歌女厮混,官场说杜牧不再是宰相之孙,《阿房宫赋》的作者,而是轻浮。进而成为恶性循环(这跟童年学歌舞也有一定关系,可见课外特长是把双刃剑)。还好官场大v牛僧孺点醒了他,杜牧痛定思痛,离开了扬州,转投他处。


37岁杜牧重回长安,赴任七品上阶左补缺(知道不是什么大官就行了),作诗回顾十年官场生涯:


自宣城赴官上京

  • 潇洒江湖十过秋,酒杯无日不淹留。

  • 谢公城畔溪惊梦,苏小门前柳拂头。

  • 千里云山何处好,几人襟韵一生休。

  • 尘冠挂却知闲事,终拟蹉跎访旧游。


已知不能上演王者归来,杜牧的内心犹豫不决,“我来惆怅不自决,欲去欲往终何如”,究问其故?在长安当官虽好,但是俸禄低啊!外地当官俸禄高。还有杜牧此时已有妻、子,一个人挣钱三个人花,加上祖宅赎回后的维修、维护成本,有过租房经历的中年人应该都懂这种犹豫。


还好,38岁时杜牧升官了,六品的膳部员外郎,主管祭祀、酒膳、皇家储藏。比李贺只管祭祀强些,混个肚圆问题不大。


三、遭受排挤、自我解脱的晚年



40岁时杜牧遭受朝中异己排挤,调出京城出任黄州(现在的湖北黄冈)刺史。黄冈现在经济在湖北都排不上号(别拿你做的某些黄冈练习册说事,你看出版社、印刷地跟黄冈有关系吗?),当时更别提了。


40岁是青春的暮年,暮年的青春。杜牧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年老,更不想待在这种穷困地带,开始向上级写信,套路跟年前时一样,针砭时弊。“莫笑一麾东下计,满江秋浪碧参差。”


许是写信、写诗有了效果,两年后杜牧被调去稍微好点的池州任刺史,同年杜牧的堂兄杜悰已是二品的右仆射兼门下侍郎(简单说,就是宰相职衔)。“城南韦杜,离天五尺”,杜悰做到了,杜牧估计对人羞于提起。


想想自己祖宅在长安,自己多年漂泊在外地(跟现在北上广深的年轻人刚好反过来),杜牧笔下怀乡思人、怀才不遇诗作渐多。


呜咽江楼角一声,微阳潋潋落寒汀。

不用凭阑苦回首,故乡七十五长亭。


溪边杨柳色参差,攀折年年赠别离。

一片风帆望已极,三湘烟水返何时?


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恨落晖。

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霑衣。


远梦归侵晓,家书到隔年。


欲寄相思千里月,溪边残照雨霏霏。


鸟去鸟来山色里,人歌人哭水声中。


四十已云老,况逢忧窘余。


青春留不住,白发自然生。


所谓“盛世习文,乱世习武”,身处唐末军阀割据的时代,杜牧即使有习武之心,家世的影响下也只能如梦幻泡影。好在杜牧读书涉猎广泛,读过多种注释的《孙子兵法》。但是觉得所注都不尽完美,于是靠自己的才学利用做官闲暇时光给《孙子兵法》重新注释。成书后据说是最好的注释版本,没有之一。


注释完成后,杜牧把全本呈献给当时的宰相周墀(你猜这字念什么?)。不出意外的再次没被重用,只是5年后周墀把杜牧调回了阔别已久的长安,出任五品尚书员外郎。此刻杜牧的中年迷弟37岁的李商隐也在长安,主动接近、赞美杜牧。“高楼风雨感斯文,短翼差池不及群。 刻意伤春复伤别,人间唯有杜司勋。”


然而杜牧还是对薪资不满,一年后出调外地,两年后又被调回。命里注定半斗米,走遍天下不满升。年事已高(也有可能行将就木)的杜牧,对于功名利禄已经不太热衷。诗风讽刺意味减弱,闲适之乐渐浓。这是多数诗人晚年的通例。


云容水态还堪赏,啸志歌怀亦自如。


独佩一壶游,秋毫泰山小。


忍过事堪喜,泰来忧胜无?

治平心径熟,不遣有穷途。


白发沧浪上,全忘是与非。

秋潭垂钓去,夜月叩船归。

《秋日》

有计自安业,秋风罢远吟。

买山惟种竹,对客更弹琴。

烟起药厨晚,杵声松院深。

闲眠得真性,惆怅旧时心。


如果真的放下了,那又何必再提起?


如果你觉得晚唐诗人杜牧生平算不幸,那是因为你还没看过李商隐的人生。


请看下章:


习惯厄运,不抵忧伤——李商隐


本期彩蛋:


皇帝不可能把所有事务都处理了,于是需要找人过来帮忙。帮限制忙的人有个头,就是大众知道的宰相。但是皇帝怕宰相独揽大权,把皇帝变成傀儡,所以历朝皇帝都爱削弱宰相权力,同样宰相也爱想方设法皇权。


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。三省的正副长官都是丞相,都入政事堂。三省的正副长官大致是这些:中书、尚书两省的长官叫令,副长官叫仆射。中书令、尚书令、中书左仆射、中书右仆射、尚书左仆射、尚书右仆射。然后门下省的长官叫侍中,副长官叫侍郎。六部的长官叫尚书,副长官也叫侍郎,分左右,兵部左侍郎,兵部右侍郎。所以这样一来的话,三省的正副长官都是丞相,一人之权瓜分为九。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唐朝动不动就来个宰相。


唐朝中期皇帝设立了一个职务,叫同中书门下三品。这个职务是个临时性的职务,加这个衔,相当是宰相了。宰相就由固定的变成了临时的,皇上能把这个临时工说撤就撤(中国的临时工政策真是源远流长啊!)。

唐朝后期的中书令多数时空着不设,即使设了,也都是给那种还有两年就快死的老臣,一把年纪了也不入政事堂议事,位高权不重,眼花耳聋不说话的,皇帝说不准更喜欢。毕竟真正掌权的,是皇帝随时可以更换的临时工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